广告 & 医疗保健

围产医学及小儿外科医生再聚伊丽莎白,共同探讨新生儿救治技术

2018-08-31


  8月29日晚上,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医师分会&超声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的“广州及泛珠三角胎儿医学沙龙”顺利举行,这是继3月29日、4月26日、6月28日后,再一次在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举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科陈敏医生(右一)担任会议主持
 
  本次医学沙龙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欧阳颖副主任医师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邓小耿主任医师作主讲嘉宾,分别就《极早产儿的管理及现状》与《腹腔镜技术在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欧阳颖副主任医师就早产儿抢救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
 
  在《极早产儿的管理及现状》课题中,欧阳颖副主任医师首先提到,早产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人群,产房复苏室的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做好保温措施、氧疗、正压通气以及PS和iNO的正确使用,同时更建议应延迟结扎脐带,这样可以提高红细胞压积,减少晚期输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50%的颅内出血。而在早产儿救治、呼吸管理方面,更逐一就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常频呼吸机、高频呼吸机、ECMO技术作功能和适应症介绍,此外,在营养管理、推迟喂养、颅内出血的预防、胃肠外营养、PDA管理、出院后管理等方面也列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案。
 

邓小耿主任医师分析各类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治方法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见的有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等,在邓小耿主任医师课题《腹腔镜技术在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
 
  中,分别就以上四种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影响因素、鉴别诊断、并发症等方面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带来了数段在腹腔镜下进行的外科手术视频作演示,并对手术操作过程以及步骤,逐一实时指导和耐心分析。
 
 
 

现场听课学员认真听讲,提问环节互动热烈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小儿先天性疾病的救治技术也日趋成熟,而寻求更多前沿、科学、提高日后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救治手段也是业内在不断探索的。未来的路,将会更加任重道远。
推荐文章